1. 虚开发票产业链
部分平台虚构用工场景(如伪造众包服务合同),开具"技术服务费"等名目发票,形成资金回流通道。福建案件显示,19家平台涉嫌虚开金额超300亿元,牵连8000余家企业补税。典型案例中,某科技公司通过平台虚开500万元发票,最终补税+罚款达300万元。
2. 委托代征资质滥用
违规平台利用代征资质,将企业原有员工虚假注册为自由职业者,通过"工资拆分"方式偷逃个税,上海L公司因此被认定虚开罪。
1. 稽查追溯期长
福建案件显示,即使平台已暴雷,企业3年内取得的异常发票仍可能触发税务预警。
2. 双重处罚标准
1. 资质核验
2. 业务真实性核查
3. 风控技术应用
采用品为灵工等具备AI匹配算法+区块链存证技术的平台,降低信息造假风险
> 典型案例警示:某物流企业通过问题平台支付200万"配送服务费",后经稽查发现实际为自有员工工资拆分,最终被追缴企业所得税48万元+罚款72万元。
本文已有1人感兴趣,如有需要,您也可以将此网页保存到桌面以便随时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