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灵活用工行业迎来了一波上市热潮,多家企业纷纷赴港、赴美IPO,展现出该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和资本市场的青睐。以下为关键信息梳理:
一、近期上市及筹备企业案例
1. 曹操出行

二次递交港交所招股书,2023年营收达147亿元,但4年累计亏损82亿元。其通过聚合平台合作快速扩张,73.2%的网约车订单来自此类平台。
母公司吉利控股已投资9家上市公司,曹操出行若成功上市,将成为李书福旗下第10家上市公司。
2. 博尔捷
2024年6月成功赴港IPO,以配送服务为核心业务,凸显在非传统用工平台的领先地位。
3. 云汇算科技

拟于纳斯达克上市,备案主体为湖南公司,目前全国至少5家灵活用工服务商筹备境外IPO,首选美股。
二、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
市场规模增长:灵活用工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081亿元增至2021年的8944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30.5%,占人力资源市场36.4%。
资本化加速:头部企业如领域灵工、薪宝科技等通过技术升级(如智能财税系统)提升效率,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。
合规化需求:近期福建等地曝出虚开发票大案(涉案超200亿元),倒逼企业通过上市强化合规形象。
三、挑战与风险
盈利难题:曹操出行等企业虽营收增长,但持续亏损(4年亏82亿元),反映行业高成本压力。
股价表现分化:已上市的嘀嗒出行、如祺出行股价较发行价下跌近70%,市场对盈利模式仍存疑。
政策监管:税务合规要求趋严,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升级后,委托代征数据纳入全流程监管。
四、未来趋势
技术驱动:头部平台整合保险、培训等增值服务,构建“用工+结算+赋能”生态闭环。
市场集中:国内前四大服务商市占率仅2.84%,远低于全球20.4%的集中度,龙头公司潜力显著。
综上,灵活用工企业扎堆上市既是行业高速发展的缩影,也面临盈利与合规的双重考验。技术领先且合规性强的企业更易获得资本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