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数字经济赋能就业
1. 远程办公与平台经济
云客服、数据标注等居家办公岗位适合肢体障碍者
直播带货、音频创作成为视障/听障人士新选择,如快手平台通过"短视频+直播"带动2000+残障人士就业
AI工具(语音识别、脑机接口)辅助功能补偿,降低就业门槛
2. 电商与数字创业

零成本网店模式(如拼多多、淘宝)支持手工艺品销售
跨境电商与AI数字人技术结合案例涌现,如宁夏创业者运用数字人推广特产
二、社区化灵活就业生态
1. "微就业"服务网络
德州市"爱心小屋"整合快递代收、家电维修等社区服务,提供168个岗位
广元"帮帮摊"项目通过三免政策(摊位费/管理费/税收)助力300+残疾人月增收1000-3000元
2. 技能变现平台

在线教育(语言教学、心理咨询)实现知识转化
宠物护理、家政服务等轻体力需求增长显著
三、政策与技术双驱动
补贴支持:多地提供2000-1.6万元创业补贴
智能匹配:如"光彩上合就业平台"通过算法对接企业弹性用工需求
无障碍优化:需持续完善网站验证、辅助工具等基础设施
> 典型案例:视障者李广兰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家庭脱贫,获灵活就业补贴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