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活用工权益保障指南

一、政策法规保障框架

1. 立法与专项指引

正推动修订《劳动合同法》并出台专项立法,明确平台经济中的劳动关系界定。人社部发布的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》细化休息权、报酬权等核心权益。

示例: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明确远程办公处理实质性工作需支付加班费。

2.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

在7省市试点"新职伤"保险,平台全额出资覆盖工作意外风险,不区分全职/兼职身份,参保超900万人。

二、劳动者权益核心要点

  • 劳动报酬:平台需公示计价规则,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。
  • 工作时间:企业应科学安排工时,避免强制连续接单。
  • 社会保险
  • 可参加工伤保险(如江苏允许超龄就业者参保)
  • 探索"按单缴费"的灵活参保方式。
  • 三、争议解决渠道

    1. 一站式调解:全国已建立1500余家联合调解组织,快速处理报酬、休息等纠纷。

    2. 法律援助: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及仲裁支持,微信工作记录等可作为电子证据。

    四、用工单位合规建议

  • 风险转移:通过雇主责任险或商业保险分担工伤风险,需约定赔偿补足条款。
  • 协议规范: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协议,明确责任划分。
  • 如需具体案例或地区政策细则,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进一步查询。

    参考信息

    精心推荐

    热门排行

    热门标签